GDP从2015年2.5万亿元提至2019年3.5万亿元;预计“十三五”期末将超3.6万亿元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5万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3.5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元,仅用4年时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8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6.8万元,居全国第二位。2019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63.7亿元,是2015年的1.2倍。
昨日(12日),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经济发展专场在京召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恩全表示,“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十三五”时期北京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林恩全介绍,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016年-2019年年均增长6.6%,从2015年的2.5万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3.5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元。
“预计‘十三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3.6万亿元,人均GDP达2.4万美元左右、较2015年提高0.6万美元,保持全国领先。”林恩全说。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
林恩全表示,过去五年,北京经济发展韧性强,经受住了外部复杂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严峻考验,宏观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微观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至2019年年均增长6.6%,从2015年的2.5万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3.5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元。
据介绍,从新中国成立到2007年,北京市GDP登上第1个万亿台阶,用了58年;到2013年登上第2万亿台阶,用了6年时间;到2018年登上第3万亿台阶,用了5年时间。
“‘十三五’期间北京经济规模扩大1万亿,仅用了4年时间,而且这1万亿的含金量不同以往,是在外部复杂环境下增长的1万亿,是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经济结构深度调整背景下取得的1万亿,质量更好、效率更高,也更加来之不易。”
林恩全表示,预计“十三五”期末地区GDP总值将超过3.6万亿元,人均GDP达2.4万美元左右、较2015年提高0.6万美元,保持全国领先。
在市场主体发展方面,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始终把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摆到突出位置。“十三五”末市场主体总量约208万户、比“十二五”末增长67%左右,科技、信息、商务、文化等高精尖产业新设市场主体比重由2015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20年的60%左右。
目前,北京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9万家、是“十二五”末的2.4倍,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居全球榜首。
去年前11月网上零售额增长30.3%
林恩全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4.8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6.8万元、居全国第二位,年均实际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人均地均产出在“十三五”时期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北京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十三五”时期实现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双下降”。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的21.2万元/人提高到2019年的28.2万元/人、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制造业地均产值比2015年提高15%左右。
在需求结构方面,“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消费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7成。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神州瞭望网)”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新华社杭州1月12日电(记者李平、马剑)根据杭州市近日发布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杭州市锚定发展新坐标,立志建设成为立足国内、面向亚洲、辐射全球的
新华网 2021-01-12
新华社济南1月11日电(记者张武岳)记者从山东省烟台市委获悉,1月11日晚8时48分,烟台市委接栖霞市委报告:1月10日下午2时,位于栖霞市西城镇正在建设的五彩龙金矿发生爆炸事故,冲击波
新华网 2021-01-12
中新网兰州1月11日电 (史静静)试点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推行道路运输企业信息查询提示服务11日,甘肃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介绍,将进一步深化实施交管放管
中国新闻网 2021-01-12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陈杭)北京市东城区文化产业每平方公里营业收入41亿元,在全市保持第一。一批高品质的地标性文化空间,成为极具特色的文化打卡地。 这是记者11日从东城区落实崇文争
中国新闻网 2021-01-12
苏州相城:对留在当地过年的外地员工补贴500元 可优先免费接种疫苗 中新网苏州1月12日电 (记者 钟升)11日晚,苏州市相城区发布《关于鼓励企业外地员工春节期间留相过节的若干措施》(简称
中国新闻网 2021-01-12
近日,山西省最大的智能立体停车楼在太原市建成运营。该项目广泛采用大数据、智能导引、车位预约、反向寻车、无感支付等互联网+智能化新技术,大幅提高寻找车位效率和出场通行速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1-01-12
完美的业绩里,看到的是你的辛勤汗水;过去的一年里,难忘的是你的忘我付出;未来的日子里,还要和你一起创造精彩!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