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俊,男,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沿湖村人,初中文化。2015年开始租赁耕地220亩从事粮食生产, 并创办“金湖县贵荣稻麦家庭农场”, 巳走过了7个春秋。主要经营范围:粮食、水生蔬菜荷藕种植、龙虾套养及销售,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效益稳步提高,社会贡献越来越大。他帮助带动农户10多户脱贫, 2017年成为淮安市示范家庭农场 ,2018年又被评为江苏省示范家庭农场。2021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贡献农民”。
一、发展粮食,走规模经营之道
李后俊土生土生,初中毕业后帮人打工。他怀揣多年打工的积累和种田经验, 自已创业。他通过多方的考察,有了承包耕地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有种植技术,有各级政府重视、有国家最低收购保护价,有广阔的市场,收益稳定。于是他选准了发展思路-----承包进城务工农民闲置的田地种植粮食。当年承包了吕良镇沿湖村和临村陈庄村220多亩水田种植水稻,由于科学管理,合理施肥,成本较低,当年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除少部分用于自食和市场零售外,其余都卖给了国家,收入5万多元,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甜头。从此以后,李后俊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之后,他与邻近村联系,哪里有成片需要租赁的耕地,他就去洽谈承包或合作。几年来,李后俊承包范围从自己所在村延伸到军舍等5个村,承包面积由200多亩扩大到400多亩。
在发展粮食种植的过程中,李后俊特别注重科技在提高种植整体效益的作用。他边生产,边刻苦钻研,花钱买来几十本种粮方面的技术书籍,订阅十几种专业报刊,从中系统的学习。只要县、镇两级举办培训,他总是场场不缺,并且经常请镇农技部门、农技部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搞试验,搞示范,查防病虫草害,还主动与农技部门联系,将农业项目、新技术、新品种吸引到自己的承包区内,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向技术要效益。 2016年,刚从事粮食种植的李后俊,与其它农户一样,选择了普通品种,结果小麦亩产不到400公斤。于是他主动找到农技部门咨询,农技部门领导十分重视,经实地考察,指导他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作为主导品种。当年新品种产量亩增60多公斤。2017年开始,优质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市场畅销。为了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他一方面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另一方面抓好秸秆还田。每年收获后留下的秸秆还田,既疏松了土壤,避免耕地板结,同时腐烂的秸秆提高土壤的有机含量,增强土壤肥力,从而降低化肥的施用量。李后俊的这一举措,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积极响应,对提高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业初期,为了解决播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李后俊大胆地应有直播、机插技术。他抓好除草关、水分管理关。特别是根据天报预报,抓好关键时机喷除草剂,确保除草成功。根据测产验收,利用技术,减劲劳动强度,节省劳力,每亩能增收节支160多元。
二、提高效益,创种养生态模式
稻麦两季的种植, 李后俊认为没有优势、没有特色,投入又大,很难有大的发展。于是他根据白马湖的地理特殊性,拿出300亩, 探索出藕虾共作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该模式一年四季生产龙虾,填补了龙虾市场的季节性空白。除此,藕虾共生的龙虾,以藕塘里腐烂的藕、茎为饵料,既净化了水质,又可防止烂藕带来的黑斑病菌传播。小龙虾排泄物又为藕塘增加了有机肥料,提高了藕的品质和产量,实现了良性循环。
首先他注重藕田进水水质。冬末、春初是养殖池塘用药消毒时期,部分池塘用菊酯类药物消毒,消毒水排放到外河,造成河水污染;藕田附近农田使用药物经雨水冲刷或外溢也会进入外河,外河水如被抽入藕田,都可能引起小龙虾大批死亡。
套养小龙虾的藕田使用药物必须严格执行无公害药物使用标准,确保藕、虾质量安全。坚决杜绝莲藕种植中使用甲拌磷等禁用药物,因甲拌磷对小龙虾毒性极大,一使用小龙虾将全军覆没。虽然这样的养殖模式是很严格,但是效益特别好。2019年荷藕毛利都能在7000元/亩,小龙虾产量也能保持1000斤/亩上下。
对小龙虾苗种要求来源于池塘养殖,从天然水域收购小龙虾苗种要特别谨慎,药物诱捕的小龙虾成活率极低,且有药物残留。于是李后俊又调剂120亩, 采用稻虾共养小龙虾苗种. 稻田套养的小龙虾,一年可收获两季,第一季在4月初,第二季在10月初。更让李后俊感到欣喜的是,稻田套养小龙虾,不但不影响水稻产量,而且由于不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收获的稻米是不折不扣的生态米,受到消费者青睐。稻田套养小龙虾,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能省下化肥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的方向。2020年李后俊粮食种植、藕虾共作、稻田套养年收入达100余万元。
三、扶贫帮困,拓农民致富门路
致富不忘贫困户,携手共奔小康路。李后俊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村民尤其是贫困户致富,对贫困户是情有独钟。他一是优先雇佣村里的贫困户到自家的家庭农场工作荷藕种植还延伸出采藕行当。帮他采藕队队员,出勤一天报酬为1000元上下,一般采藕队员年采藕报酬在三至四万元。二是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他承包的土地, 都是无劳力的或家庭困难的, 他都按当年租金直接支付现金;三是优先将试用效果好的新品种和新技术,主动介绍给贫困户。现在农场常年雇用贫困户6人,每年平均工资2.5万元,每年为周边百姓提供临时就业用工10多个,付出劳务工资30多万元,帮他们走上致富路,得到周边群众的普遍赞扬。在2020年初春抗击新冠病毒战疫中,李后俊从微信朋友圈、新闻上看到武汉因疫情,市场蔬菜供应出现“短缺”,特别是湖北市民吃新鲜蔬菜困难。他决定向湖北输送荷藕,于是他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渠道联系到江苏省对口支援黄石疫情防控工作组相关人员,在得到他们的支持后,立即组织采藕、装车、运送。将贴着“湖北加油”的两辆运输车,满载着5万斤新鲜荷藕,向湖北黄石驶去。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顺利到达湖北省黄石市。
沿湖村贫困户赵某,因妻子患病,家庭因治疗前后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自己要照顾患病的妻子无法外出打工,于是选择在“贵荣稻麦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打工,赵某说:“在这里时间灵活,回去也方便,干活照顾两不误。工资也不低,多做多得,少做少得,农忙时一天能有3--4百,一年挣个1--2万把块不是问题。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比只能在家里干着急强多了。现在生活慢慢有所起色,也敢想一想以后生活条件好了,给儿子娶媳妇的事了。”
如今,李后俊家庭农场的“雪球”越滚越大,极大地促进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姚彦祥)
下一篇:海安市高新区胡集街道东庙村举办“移风易俗树新风 党心筑梦二十大”主题宣讲活动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神州瞭望网)”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李后俊,男,淮安市金湖县吕良镇沿湖村人,初中文化。2015年开始租赁耕地220亩从事粮食生产, 并创办“金湖县贵荣稻麦家庭农场”, 巳走过了7个春秋。主要经营范围:粮食、水生蔬菜荷藕种植、龙虾套养及销售,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生产效益稳步提高,社会贡献
神州瞭望网 2022-09-07
“我年纪大了,能够和侄子一家住在一起,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去敬老院方便多了。”90岁高龄的吉雍铭老人说道。上午8点左右,在江苏省海安市海安街道江海东村的一户人家,笔者看到吉雍铭的侄子吉华健正在为其梳头。吉雍铭老人无儿无女,是一名五保户,年纪一大养老就
神州瞭望网 2022-08-01
为进一步健立健全计生家庭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计生家庭帮扶力度,增强计生家庭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计生家庭和谐幸福。吕良镇扎实做好“计生家庭全家福”保险工作。高度重视,筑牢压实工作责任。为切实推动“计生家庭全家福”保险工作落实,该镇成立工作推进组
神州瞭望网 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