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人民日报2月23日署名文章:总书记和乡亲们的脱贫故事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王汉超
一个奇迹,令世人瞩目。
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8年后,全部脱贫。
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是人类减贫史所未见。这个大事件,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发生于中国。
泱泱大国,治国理政千头万绪。在轻重缓急间传递着党的初心、国家的温度。山脚下直通省城的路、搬出土坯房的家、家门口就能读书的课堂,人们从点点滴滴的变化中,读懂中国。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的脱贫故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中国的故事。
情怀: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2015年10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高朋满座,各国嘉宾汇聚一堂。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
总书记动情地回顾起一路走来的历程,颇为感慨:“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这是一位常年深入最偏远农村,经常出现在最贫困群众身边的大国领袖。多少回,前一天总书记还在风云际会的外交场合,在重大关头引领国际议题,第二天已经轻车简从,风尘仆仆赶去贫困村。
数年间,总书记的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南疆三地州……
翻山岭,冒风雪,顶烈日。一串串足迹,在中国地图上星罗棋布,丈量着从贫困到小康的进程,也澎湃着党心民心的同频脉动。
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他走进地处边陲、正艰难进行产业转型的林区;在大凉山村寨,他沿山路看了一户又一户人家;在秦巴山麓生态移民村的老乡家,他挨个屋子转一转,摸摸炕脚暖不暖;太行山深处,他带着贫困户一笔笔算脱贫账;他走进六盘山区破矮的土坯房,舀起一瓢水尝尝水质;武陵山区层峦叠翠,一位老人紧握着他的手,一个劲地夸赞党的政策好……
置身扶贫一线求解脱贫,是习近平同志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时,路途最偏远难走的寿宁县下党乡,他就是第一个到那里的地委书记。
乡亲们至今记得,是当地乡党委书记拿柴刀一路砍,习近平同志拿竹竿拨草向前。至今,下党乡的人们还常念叨,习书记端起村里满是茶垢的杯子、和乡亲们唠家常的模样。
曾在宁德地委工作的同志回忆起那时:“一年里他半年的时间都在下乡,入户看得很细,不知道掀了多少锅盖、掀了多少桌盖、掀了多少铺盖。”
锅盖铺盖里,装着群众真实的吃穿用度。习近平同志读得懂锅里的穷,感受得到受穷的痛。
当年,他从北京到陕北梁家河的时候,还不到16岁。在那个每到青黄不接农民就要外出讨饭的穷窝子,他一干就是7年。他也一样挨饿,仅吃过一次白米,米香记到现在。他和村民们辛苦劳作,打井、筑坝、淤地、修梯田、建沼气池,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能过上“一年四季吃上玉米面”的好日子。“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令他刻骨铭心:“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从村到县、市,到省,到中央,习近平同志始终挂念着众多还没有摆脱贫困的乡亲们。那些人、那些事,都装在他的心里。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的紧张行程里,特地抽出时间,会见了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乡亲们。见面时总书记亲切地说:“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有书信往来。”此前,乡亲们曾致信总书记,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的独龙江乡,即将因一条隧道贯通改变境况。长久地记挂,此行了却了见一面的心愿。
2016年全国两会,距习近平总书记去湖南调研已时隔近3年。他参加审议时遇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代表,还不忘问起十八洞村大龄男青年“脱单”的情况:“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妇儿?”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过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那里开门是悬崖,背后为绝壁,祖辈只能靠木棍藤条编的“藤梯”攀过险处。2017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就问起这个“悬崖村”,近况令他“稍稍放心”。2018年初,在山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他赶到了大凉山腹地。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乡亲在习近平总书记心里印得有多深,记得有多牢。2015年春节前夕,他带着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回到陕北黄土地,那是他在青年时代离开梁家河近40年后。“随娃、黑子、铁锁……”总书记一口就叫出了乡亲们的小名。
上一篇:四川已返岗农民工超109万人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神州瞭望网)”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9日讯(记者 冒蕞)今天上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和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做好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
湖南日报 2021-02-20
新华社曼谷2月19日电(记者陈家宝 明大军)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委员会主席披尼日前说,中国精准扶贫、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农村人口脱贫的做法值得泰国学习和研究。 披尼在接受新华
新华网 2021-02-20
和煦阳光下,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五云镇夏潭村甜叶菊基地一派生机。选对了产业,土地成了聚宝盆!夏潭村党支部书记谢瑞山感慨,在自然资源部结对帮扶下,村里新发展起甜叶菊产业,甜
人民日报 2021-02-20
新华社杭州2月19日电 题:就地过年,我也想做点贡献一名在杭创业者的特殊春节 新华社记者魏一骏 今年春节,27岁的赵丽第二次没能回家过年。 去年是为了筹备新店开张,今年是为了响应政
新华网 2021-02-20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马晓刚 李昊)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过政策支撑、项目带动、试点示范等多项措施,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农牧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农民日报 2021-02-19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白瀛)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八集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将于18日至2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农业农村频道晚间黄金时段首播。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介绍
新华网 2021-02-19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晓燕 鲁明)日前,记者了解到,今年甘肃省将继续充分发挥省农业产业扶贫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特色产业产销分会的组织作用,动员引导各类市场主体与
农民日报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