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民生有保障+发展添动力:西藏脱贫致富奔小康
刚刚过去的5年,西藏在教育、卫生、社保和就业等领域累计投入资金247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8.3%。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的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西藏本级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重点领域的支出占比达80%以上。扎实的民生保障,为高原群众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二级巡视员肖厚国表示,“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落实了一系列民生发展举措,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社会保障方面,西藏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五保供养和孤儿收养实现“双集中”。在教育事业保障方面,5年来西藏教育支出年均增长15%,实现了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助学金政策全覆盖,以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全覆盖。在稳就业方面,“十三五”期间西藏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3亿元,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1.06万人,通过农牧民和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等措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此外,西藏还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应急救助互为补充衔接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近20%。
一手抓民生,一手抓发展。
羊卓雍错美景。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得益于清洁电源和大电网建设,西藏自治区用电负荷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十三五”规划期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从2015年的40.53亿千瓦时,到2020年全年预计达到82.45亿千瓦时,增幅超过100%。到2020年年底,西藏电网已覆盖全区74个县(区)和主要乡镇,有力推动了深度贫困地区、抵边村寨农牧民群众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十三五”期间,西藏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475亿元,全区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和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加上交通运输、电力供应等的不断完善,不仅让雪域高原更加宜居,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硬”支撑。而青稞、蔬菜种植的扩量提质,在改善百姓营养膳食的同时,也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
延续千百年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变化。农业生产从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到成立专业合作社;不少青壮年农牧民放下犁耙牧鞭,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区74个县区实现农村电商全覆盖,“天上好物”得以走出高原……
这些改变,见证着雪域高原奔小康的铿锵步伐。
年产77万吨!西藏人民吃菜不再难
58岁的阿旺罗布右手拎着购物袋,从药王山农贸市场悠闲地走了出来。记者上前询问他买了些什么?他举起袋子笑着说:“我买了点西红柿、鸡蛋和芹菜,准备回家做饭。”
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尺牍镇农贸市场,商贩在整理蔬菜。记者 詹彦 摄
药王山农贸市场位于布达拉宫西侧,是拉萨市民的“菜篮子”之一。“一天的蔬菜销售量7吨、禽蛋1.5吨、鱼类13吨左右。”药王山农贸市场负责人马鑫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农贸市场的蔬菜禽蛋销量持续增长。
二三十年前,因为高寒缺氧,自然条件严酷,加上生产技术滞后和交通阻隔,西藏无法大面积种植蔬菜,“吃菜难”比较突出。“小时候除了糌粑、奶制品和肉类,只有自家种植的土豆、大白菜和萝卜,根本吃不到其他蔬菜,更别说海鲜了。”阿旺罗布回忆说,后来虽然能吃到一些蔬菜,但价格昂贵,买得极少。
据1981年的资料显示,西藏一年的蔬菜总产量只有2.6万吨,人均年占有量不足14公斤,平均25天才能吃到1公斤蔬菜。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平措扎西说,如果长期吃不到蔬菜,人体将缺乏各类维生素,营养不全面,体质变差,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
为解决居民吃菜难问题,西藏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建立蔬菜生产基地。
“我们根据气候和土壤特征,大力推广设施农业的同时,研究高寒地区种植技术,引进了韭菜、芹菜、茼蒿等新品种,全区蔬菜供应水平明显提高。”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管理处处长杨建斌说。
西藏还大力发展藏鸡养殖产业,培育发展藏鸡孵化、藏鸡散养、循环养殖的专业合作社。2019年,西藏禽蛋产量达5366.44吨,其中鸡蛋产量达5364.62吨。
如今,西藏蔬菜种植面积已达38.75万亩,年产量达77.19万吨,夏秋主要城镇蔬菜自给率已达85%,冬春自给率也有65%,吃菜难问题得到逐步缓解。杨建斌说,近年来,随着西藏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加上从外调运蔬菜,基本能满足西藏居民的蔬菜需求量。
上一篇:线上小善日年度盛典举行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神州瞭望网)”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据新华社联合国1月11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11日举行的一个星球峰会上,呼吁国际社会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气候行动。 古特雷斯说,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1-13
本报合肥1月12日电(记者徐靖)近日,安徽省卫健委印发通知,着力解决老年人在就医过程中,面临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维护信息化时代下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新冠肺炎疫情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1-13
铜山区汉王镇紫山村(摄于2020年9月)。 孙井贤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洁乡道串起田野与农房,村里枝头生出朵朵红梅近年来,江苏徐州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1-13
新华社大连1月11日电 题:生命有终 意义无限记倒在岗位上的大连志愿者那君 新华社记者蔡拥军、郭翔、张博群 他的朋友圈,停留在1月10日9时06分,一段志愿者们集合的视频,4个字:消杀继续
新华网 2021-01-11
新华社贵阳1月11日电(记者李凡)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自2020年年底启动寒冬送温暖行动以来,贵州已累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约2500人次。 据了解,为应对寒潮天气,确保生活
新华网 2021-01-11
新华社沈阳1月11日电 题:英雄可以无畏,关怀必须到位 新华社记者徐扬、张博群 战疫一线接连传来令人心痛的消息:石家庄社区工作人员李瑞芝倒在防疫一线,再也没有醒来;大连一位志愿
新华网 2021-01-11
新华社福州1月11日电 题:花果山步履不停的行者支书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 仙岭村村党支部书记苏天恭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6点开始的。早起后,他总会绕着村子走上一两个小时,看看村里新项目
新华网 2021-01-11
新华网西安1月11日电(记者郑昕)岁末年初之际,为期3个月的陕西省全民健身操舞公益培训落幕。这项由陕西省体操协会全民健身操舞推广委员会开展的公益活动在陕西各地已累计培训1200余人
新华网 2021-01-11
新华社昆明1月11日电(记者张雯)记者从云南省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获悉,该中心工作人员于1月9日监测到1只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据悉,青头潜鸭为迁徙性鸟类,分布于
新华网 2021-01-11
完美的业绩里,看到的是你的辛勤汗水;过去的一年里,难忘的是你的忘我付出;未来的日子里,还要和你一起创造精彩!感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