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县为巩固兜底保障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按照“应享尽享、应退尽退、主动发现、末端落实”的总体思路,全方位实行动态精准管理。2023年至5月份,全县共农村低保18824户21394人,占比6.7%,共有城镇低保1139户1474人,占比1.4%。农村新增1132人,退出1347人。城镇新增17人,退出33人。共有特困供养人员4269人,新增特困208人,退出201人。当前我县已完成489人预警信息处置。认定低保边缘家庭213户501人。
一、政策全覆盖,织密兜底保障网。严格落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脱贫不摘政策”的总要求,切实增强政策的稳定性。一是明确了政策连续。下发了关于《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若干措施》的文件,细化落实相关政策,从根本上保证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二是细化了认定标准。制定了《承德县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实施细则》《承德县特困人员认定细则》《承德县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细则(试行)》三个文件,突出抓好 “单人保”“渐退期”“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除”等政策的落实。三是提级了管理权限。将过去由村委会为第一受理人变乡镇政府为第一受理人,并明确了乡镇政府为承担兜底保障审核的主体责任,提高了公信程度。
二、程序全透明,架起救助连心桥。为把兜底保障工作做实做好,该县从评议、审核、大数据协查等多方面入手,确保程序全透明、数据全公开。一是阳光评议。乡镇、村设立低保公示栏,对低保对象名单及时公示,随时接受社会的询问、监督和查询。所有低保对象经公示无异议或有异议但经村两委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阳光听证”评议后确实符合条件的按月上报审批。二是部门联审。为确保兜底保障对象的精准,彻查低保家庭成员的户籍、身份、就业、拥有资产、土地、住房、店铺店面等相关情况,彻查私营企业老板以及富裕个体工商户吃低保现象,有效杜绝了“死人领低保”“开小车、住豪宅”吃低保现象的发生。三是大数据协查。该县还采用大数据协查的方式,及时发送核对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核查。四是主动摸排。采取上门走访、群众举报、接受监督等方式,确保兜底对象精准、公正,做到到户摸排不遗不漏。
三、保障全到位,筑牢返贫防火墙。时刻关注困难群众、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落实保障政策,防止发生返贫现象。一是临时救助。2023年4月份印发了新修订的《承德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将乡镇审批额度由下超过2000元提高至人均次不超过2个月城镇低保标准。二是低保办理。对家庭生活极度困难,明显符合低保条件的,靠父母或其他亲属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癌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尿毒症、植物人、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乡老复员、残疾军人本人及遗孀、依靠家庭供养的精神和智力三级残疾人等重病重残患者,经本人同意或者供养人申请核查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财产符合条件后,可直接上报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孤寡老人、卧床不起、常年有病、家庭没有经济来源等特殊困难人群纳入低保有依据、有路径。三是特困供养。特困供养标准农村分散提高至6474元每人每年。从2023年1月起,按全自理180元每月、半自理270元每月、全护理360元每月标准落实特困照料护理费。四是孤残救助。截止2023年5月份,7919名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5250名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从2022年7月份开始,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标准从100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1300元。落实9名18岁以上孤儿每人每季度2500元助学金。开展“用心守护筑梦未来-关心关爱困境儿童”公益活动,为全县石灰窑等5个乡镇90名儿童送去价值10余万元的慰问金和慰问品。(杨百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神州瞭望网)”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